1、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需要的。
1.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一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一同参与的
D.学生自愿选择的
答案:B
2.课外、校外教育足指下列哪类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A.深堂教学以外
B.学校以外
C.课堂教学和学校以外
D.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
答案:D
3.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外,借助课余时问,对学生推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叫
A.深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课外校外教育
D.团队教育
答案:B
4.课外校外教育活动常常在教室、校园以外进行,目的在于
A.实践课堂所学常识
B.扩大学生生活范围
C.协调各方面教育力最
D.借助课外教育资源
答案:D
5.课外校外教育的特征是
A.自愿、自主、自立
B.自主、自立、自理
C.自愿、灵活、实践
D.自主、自立、灵活
答案:C
6.国内部用马克思主义看法讲解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
A.《普通教育学》
B.《新教育大纲》
C.《教育学》
D.《教学论》
答案:B
7.一般而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现象及规律
B.教育政策与法规
C.教育理论与实践
D.教育历史与现实
答案:A
8.下列哪一条教学原则是教育家赞可夫在《教学与进步》一书中提出的?
A.程序编排的原则
B.激起动机的原则
C.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D.结构主义的原则
答案:C
9.古希腊的雅典教育特别看重。
A.军事体操教育
B.雄辩和演说练习
C.骑士七技练习
D.人的多方面和谐进步
答案:D
10.国内颁布的中小学体育训练标准反映出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是
A.田径和体操
B.田径和球类
C.体操和游戏
D.田径和游戏
答案:A
11.1958年,国内学制改革曾提出过三个结合的原则,其中之一是
A.理论与实质相结合
B.全方位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D.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相结合
答案:B
12.有人说教师工作是一个无底洞,无明显的时空界限,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个特征?
A.复杂性和创造性
B.主体性和示范性
C.长期性和间接性
D.连续性和广延性
答案:D
2、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第一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没一同之处。
答案:错误。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有一同之处。他们的一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14.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保持班级的纪律。
答案:错误。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方位进步。其中包含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等各项工作。保持班级纪律只不过其中的一项工作。
3、简答卷: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课外、校外教育有哪些要紧意义?
答案:课外、校外教育有益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新常识;课外、校外教育是对青少年推行因地制宜,进步个性专长的广阔天地;课外、校外教育有益于进步学生智商,培养各种能力;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要紧渠道。
16.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什么?
答案:社会实践活动;学科活动;科技活动;文学艺术活动;文娱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课外阅读活动。
17.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进步的什么特点?怎么样适应?
答案: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进步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教育要按部就班地促进人的进步。
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进步的不均衡性;应在儿童身心进步的某一重点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进步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在教育中既应该注意稳定性,不随便改变教育内容和办法,又要考虑可变性,充分挖掘学生进步的潜力。
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进步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地制宜。
4、论述题:18小题。15分。
18.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怎么样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
答案: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的一致;
加大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
加大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