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一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需要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艺术创造中,对形式选择的原则应该是__________。
A.是不是生动活泼
B.是不是新颖巧妙
C.是不是适应内容的需要
D.是不是满足赏析者的需要
答案:C
2.根据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的理论,艺术作品是__________。
A.艺术生产的商品
B.艺术家的心血结晶
C.艺术赏析的对象
D.社会生活的反映
答案:A
3.主题是指通过艺术形象而表现和揭示出来的艺术作品的__________。
A.基本内容
B.题材中心
C.思想内涵
D.政治倾向
答案: C
4.狭义的题材是指__________。
A.艺术家采集的材料
B.艺术家取材的范围
C.艺术家的感受
D.艺术家对客观社会的提炼和概括
答案:D
5.提出意境一直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艺术作品应该有意境这一见解的人是__________。
A.别林斯基
B.黑格尔
C.鲁迅
D.杜夫海纳
答案:B
6.有意味的形式是__________提出的。
A.杜夫海纳
B.克莱夫贝尔
C.黑格尔
D.别林斯基
答案:B
7.作为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形式,艺术作品的核心应该是__________。
A.艺术形象
B.艺术观念
C.艺术追求
D.艺术意境
答案:A
8.__________艺术流派是西方现代主义思潮。
A.古典主义
B.自然主义
C.浪漫主义
D.存在主义
答案:D
9.艺术典型的两个有机统一指的是__________。
A.常见性与偶然性,特殊性与势必性的统一
B.常见性与势必性,偶然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C.常见性与特殊性,偶然性与个别性的统一
D.常见性与特殊性,势必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答案:D
10.从才、气、学、习等先天禀赋和后天修养方面论述了形成艺术风格主观条件的理论家是__________。
A.国内南朝的刘勰
B.国内现代的闻一多
C.西方的黑格尔
D.西方的别林斯基
答案:A
11.中国文学史上的建安文学被看作个文学流派,其缘由在于__________。
A.有肯定的组织和名字
B.有着一同的艺术宣言
C.艺术家彼此间常常唱和交流联系
D.由于艺术风格相似、相近而被后人总结而成
答案: D
12.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萌芽始于19世纪中叶,标志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的诗集__________。
A.《草叶集》
B.《恶之花》
C.《尤利西斯》
D.《可溶解的鱼》
答案:B
13.国内古时候提出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这一关于意境倡导的人是__________。
A.西晋陆机
B.宋代严羽
C.明清之际王夫之
D.清代王士祯
答案:C
14.《胡笳十八拍》是__________代的作品。
A.秦
B.元
C.唐
D.汉
答案:D
15.《家》、《春》、《秋》被叫做__________三部曲。
A.生活
B.农村
C.时间
D.激流
答案:D
16.下列是古典芭蕾的是《__________》。
A.小夜曲
B.天鹅湖
C.春之祭
D.斯巴达克斯
答案:B
17.《农夫的鞋》的作者是__________。
A.梵高
B.高更
C.塞尚
D.罗丹
答案:A
18.__________是西方高度技术派建筑的杰作之一。
A.巴黎圣母院
B.圣彼得教堂
C.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
D.朗香教堂
答案:C
19.创作钢琴曲《一分钟圆舞曲》的肖邦是__________的音乐家。
A.奥地利
B.德国
C.匈牙利
D.波兰
答案: D
20.列宁称赞的《热情奏鸣曲》作者贝多芬是__________的音乐家。
A.英国
B.德国
C.匈牙利
D.法国
答案:B
2、简答卷:21~23小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
21.简要说明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答案: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包含客体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内容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很多要点的总和。
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法,亦即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其内部联系表现为内部形式,包含内容诸要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法,主要指结构;其外部表现形态呈现为外部形式,即表现内容的方法和方法,包含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种类体裁等。
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和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艺术创造中,内容常常起到主导有哪些用途,形式的选择应以是不是适应内容的需要为原则;但同时,形式又呈现相对的独立性,它不只具备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因为形式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和制约内容的审美价值的达成。
22.简要说明艺术作品的内容与艺术家本人的关系。
答案:所有艺术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家从社会日常吸收了某些方面的素材,经过提炼加工并把它们创造性地组织到作品中,这就成了作品的内容,即内容是由艺术家甄选的人类社会生活在作品中的反映。
艺术作品的内容绝不是社会生活的实录或拷贝,有着艺术家个人不可忽略的主观原因的存在,融汇人艺术家的知、情、意,饱含着他们的思想感情,凝聚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
鲁迅的小说《药》和石鲁的中国画《转战陕北》都是非常不错的例证。
23.简要说明艺术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答案:在艺术作品中,感性更多地是指蕴含于作品之中的情感原因,与寄寓在形式之中的感性特点。
在艺术作品中,理性是指通过作品的形象、情境及意境所凸现出的理性内涵。
艺术作品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表目前:一方面,艺术作品表现为感性形式与理性内涵的统一;其次,艺术作品还表现为情感原因与理性精神的统一。
3、作品赏析题:24~26小题,请任选其中两小题作答。若3小题都作答。只按前两小题的得分计入总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
24.《黄土地》
答案:陈凯歌,原名陈皑鸽,l952年8月12日出生,福建长乐人,出生在北京,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他执导的影片《黄土地》于l985年获瑞士第3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英国第29届伦敦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萨特兰杯导演奖,第5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西方文化技术交流中心电影奖。《黄土地》故事很简单,描写的是八路军的一个文化干事到陕北去采风,和当地一户农家短暂的接触。这部电影表现了黄土地上最淳朴的人民最淳朴的生活,有着对人类命最深沉的考虑,与那种虽然生活在无限苦难中,却从来没舍弃的精神。黄河妈妈孕育出来的子民,天生就有承担苦难的力量。天高地阔、气势磅礴的黄土地,浊浪滚滚的黄河,鼓乐齐鸣的迎亲队伍,150人组成的腰鼓阵,烈日炎炎下的求雨场面,海量中国象征和风俗民风的描写,加上人物命的压抑悲怆,使影片集叙事、象征、隐喻于一身,在土地、民俗与人物命之间深思了中国文化和传统的民族特质。
25.《林家铺子》
答案:《林家铺予》由夏衍依据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导演水华。影片描写的是浙江杭嘉湖区域一个小镇上一家商店破产、老板破产逃走的故事。日寇侵华后年轻人学生掀起抵制B货风潮。江南古镇上的林老板贿赂镇上商会会长,获得供应日货的默许,挤垮资本小的同行,同时也遭到高利盘剥和国民党官兵的敲诈。在这场大鱼吃小鱼的争斗中,林家铺子破产,但拐走了别人的存款。该片因为把主人公的个人命同特定年代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起来,牢牢学会林家铺子的兴衰与整个社会动乱的内在联系,因此大大加大了林老板形象的历史真实性,突出了影片的社会意义。影片以这种以点代面、侧面描写的艺术手法来揭示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社会复杂的阶级矛盾。导演水华的匠心独运,谢添、于蓝等演员的出色表演,使影片呈现出严谨而流畅的现实主义风格,具备非常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是中国现代电影史上最的艺术精品,显示出了新中国电影艺术达到的一个新高度、新水平。本片获得1983年葡萄牙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26.《洛神赋图》
答案:中国东晋绘画作品,原作已佚。作者顾恺之,字长康,乳名虎头,他是生活在国内东晋、南朝刘宋时期的一名大画家,被画界尊奉为中国画家四祖之首。顾恺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个被写入史书作传记的伟大画家。《洛神赋图》为其读三国曹魏时期建安文人、曹操第三子曹植所写《洛神赋》后有感而画,是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名作和最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画。画面从曹植在洛水见到洛神开始,到洛神飘然而去为止,缠绵悱恻,若即若离,交织着如怨如慕、如梦如幻的欢乐和惆帐、向往和失落、憧憬和怀念。虽然画中的人物洛神和曹植在一个完整的画面中多次出现,但整个画面的组合伴随情节的进步有首有尾,主要人物伴随赋中含义的铺陈重复出现,将时间和空间打成一片,画面和谐统一。此卷非常不错地传达了原赋的思想境界,画家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富有诗意地打造了原赋的意境环境,出色地完成了从文学艺术到造型艺术的转换。整个画面构思布局很奇特,人物的刻画细腻生动。画卷中的人物以丰富的山水景物作为背景,山冰起伏,林木掩映,逐一展示出不一样的意态、情节。画家行笔流畅而又富有韵律感,用于表现丝质的衣裙,十分得体;在勾勒人物的面容时,能于细处求工,精密而圆熟。《洛神赋图》是赋、画结合的杰出范例,标志着当时绘画艺术的进步水平,同时也是了懈魏晋南北朝服装及社会生潘的要紧作品。
4、论述题:27~28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7.试述语言艺术的类型及基本特点。
答案:语言艺术,包含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影视文学等。
语言艺术的审美特点主要决定于语言的特质,集中表现如下:
形象塑造的间接性
文学用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不可以像绘画那样用色彩和线条塑造出直接可视的形象,也不可以像音乐的形象那样是可以由听觉直接感知,更不可以像雕塑那样塑造出占有三维空间的实体形象。
文学塑造形象的方法是间接的。由于语言是一种抽象的代表肯定定义的符号,文学家只能用这类符号对自己心灵中孕育成功的艺术形象进行传达,而不可以直接塑造形象本身。文学读者一直结合着我们的生活经验并且凭着着我们的理解能力来想象作品中描写的形象。不一样的读者,由予生活经验与理解能力的差异,对于同一作品中的形象的把握也会出现各种差异。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艺术表现的广阔性
文学所用的语言方法拥有无比广泛的表现能力,它可以表现作家所意识到的所有事物,包含存在于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事物,比如在小说中,不仅能够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与生活环境等,而且可以直接地深入地写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像如此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思想、情感、意念和感觉等,是别的艺术门类没办法做到的。
艺术创作的情感性
所有艺术作品从大体上讲都不能离开情感性与思想性,但,因为语言艺术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等方面独具特点,因此,文学作品的情感性和思想性就看上去格外突出。托尔斯泰觉得艺术的印象只有当作者自己以他独特的方法体验过某种感情而把它传达出来时才能产生。这样来看,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需要包括着作家的感情,而且,文学作品因为使用语言作为媒介,在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上,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28.试述综合艺术的类型及影视艺术的基本特点。
答案: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的总称。电影是将艺术与科学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画面为基本元素,并与音响和色彩一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蒙太奇是电影的主要艺术语言和表现办法。电视是大众传播媒介,它既有传播新闻信息的功能,同时也有艺术的功能和娱乐功能。
电视与电影在审美特点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既是综合艺术,又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同时又具备独特的审美特点。
电影与电视艺术的基本特点是:
运动的画面。
电影和电视要以运动中的画面去直接反映运动中现实世界,它不可以追求单幅画面的完整,而是讲求在画面流动中获得整体美。
重组的空间。
它是把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拍摄的镜头按作品主题思想、美学价值的需要重新组接来发挥其特有些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的。而这种重组时空的方法,一般叫做蒙太奇方法。
科学与技术的交融。
影视艺术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影视艺术的艺术语言主如果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画面是通过摄影和拍摄记录下来的;声音是用现代录音设施录制的人声、音乐、音响等组成的声音形象;蒙太奇是将画面、声音结构在一块,反映影视内容和美学价值的独特方法。
所有影视艺术作品的创作与制作都不能离开这三种艺术语言。这三种艺术语言是影视艺术与科技交融的又一特点。